稀土之战,中国早已成竹在胸
6月9号啊,中美两国的代表团在伦敦的那个兰卡斯特宫谈经贸合作的事儿呢。为了能谈成事儿,特朗普还在三天前专门下了个命令,看起来像是对咱们服软的样子。可结果呢?美国那三位大官一到伦敦,就一起跟咱们施压,说是要咱们“完全放开稀土出口”。他们可能没想明白,其实咱们早就把整个局势都掌控好了。
中美谈判:美国使出“胡萝卜加大棒”
谈判还没开打呢,特朗普政府就先做了一些小动作,想表现得友好一点。他们一方面取消了对某所中国大学的禁令,另一方面还说欢迎中国留学生,看起来像是在放烟雾弹,想显得挺友善的。
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这都是套路啊,就是为了在接下来的谈判里,让咱们在重要问题上让步呢。可是他们的招数好像不管用。美国代表团一到地方,态度立马变了,直接要求中国把稀土出口限制全给取消了,还得把出口量恢复到四月初的水平。连白宫的经济顾问都出来公开喊话,明显是想施加压力嘛。
这种手段,说得好听点是谈判策略,说得不好听点就是赤裸裸地逼迫了。
稀土之战,美国为何如此尴尬?
稀土这种平时默默待在工业生产背后的小角色,现在突然变成了中美之间绕不开的关键点。中国的数据就摆在那里:五月份稀土出口量,一下子比上个月减少了三分之一还多。特别是那种能用在军事上的重要材料,比如钐、镝之类的,出口量几乎被砍掉了一半。这对美国的制造业,尤其是军工产业来说,简直就是被人掐住了喉咙。
更尴尬的是,美国自己唯一的一座稀土矿——芒廷帕斯矿,挖出来的东西还得送到中国来加工提纯。这种在全球产业链上互相依赖、彼此嵌套的关系,让华盛顿在面对稀土问题时,底气自然不足。
美焦虑加深对华稀土依赖被卡脖子
美国人到底急啥?你看那边通用汽车,因为没足够的永磁体,一个星期就得少造几千辆车,这损失可不是小数目啊!再看看五角大楼那些军方的规划师们,他们也愁得不行,想着能不能改改武器设计图,少用点稀土试试。结果发现这事比登天还难,根本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月就能解决的。华盛顿现在那股焦虑劲儿,可真是藏不住。
不过他们谈判的方式,实在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就在一个月前,两国刚刚在日内瓦签了个“90天关税暂停协议”,可没多久,美国就开始对中国芯片和核电设备动手了。现在却又反过来要求中国单方面履行承诺,放开稀土出口。这操作,简直像精神病一样反复无常,连美国财政部的人都看不下去了,私下里都承认这种“双重标准”的逻辑实在太让人反感了。
美开出“空头支票”欲换取稀土合作
据说啊,美国那边放出话来说,想用他们所有的对华限制政策,来换取咱们在稀土方面对他们放松点。听上去还挺认真的,但是呢,一想到特朗普政府那点政治信用,这承诺到底是真是假,能坚持多久,大家心里肯定都得画个大大的问号吧。你说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别的猫腻啊,谁能说得准呢?
中美经贸博弈升级:从稀土到全球产业链规则改变
中方在谈判桌上可不软弱,这点大家都清楚。听说啊,中方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还要求美国取消对中国出口高端产品,比如喷气发动机之类的高科技商品的限制。这样一看,这谈判就更像是双方互相博弈了,不是简单的“你要啥我就给啥”。
稀土这个事儿,其实只是个开头,就像冰山上的一角。水底下呢,全球产业链的规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前中国在这些规则面前只能被动接受,但现在咱们已经开始参与制定规则了,在一些领域甚至开始带头了。
稀土出口,中国出狠招了
就说稀土出口吧,中国已经使出了一连串狠招。像军用级别的稀土,现在得审查它的最终用途,每批稀土都有了“数字身份证”,从头到尾都能追踪,想走私都难上加难。
另外,对于汽车行业这种特定领域,还设置了临时许可,这半年能进口多少都有明确规定,一点都不能乱来。这样一来,不仅把稀土的流向控制得死死的,也让一些国家想帮美国偷偷绕道做生意(也就是转口贸易)的小算盘完全没戏了。比如说韩国要是想这么干,立刻就被海关的追踪系统逮个正着。
美国想重建稀土产业太难了
更让美国发愁的是,想自己重新搞一套完整的、独立的稀土产业链,这简直是太难了!他们国内的一些智囊机构算了笔账,没有个八九年的时间,再投进去上千亿美金,这事基本上就别想了。但远水救不了近渴啊,像加州那个汽车厂的工程师们,可能下周生产线要用的磁体都凑不齐呢。
中国新兴科技领域发力布局
中国的底气可不只是靠稀土这一张牌。你看那些新兴科技领域,比如新能源材料、生物制造、量子计算什么的,中国也在悄悄发力,加速布局。比如说那家叫华恒生物的公司,现在已经把全球丙氨酸市场的七成份额都收入囊中了。
还有那个搞mRNA佐剂技术的美国药企Moderna,现在也得乖乖地给中国交专利费。另外,因为关税战的影响,今年头五个月,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石墨电极数量跌了三成多。这东西对美国钢铁产业升级来说可是个关键材料啊。
人民日报:中美应共生共赢
就在双方开始谈的时候,《人民日报》的“钟声”栏目发了一篇文章,说得挺清楚的: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应该是“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文章还直接提醒美国,别老想着绕过日内瓦达成的共识,去损害中国该有的正当利益。
这其实就是在划底线,同时也指出了方向——想好好合作?可以啊,先把你们自己设置的那些障碍拆掉,咱们平等地坐下来谈。老提日内瓦共识嘛,那是因为这个共识在过去经贸摩擦特别激烈的时候,起过“刹车”的作用。不过现在呢,美国最近的一些小动作,已经明显偏离了之前的合作轨道,搞得本来就很脆弱的关系更紧张了。
专家:中美科技完全脱钩全球经济将缩水1.5万亿美元
双方心里都明白,中美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不管是科技还是贸易方面,要是真的搞“脱钩断链”,那后果肯定很严重,就像蝴蝶效应一样。有专家算过,要是中美科技完全脱钩,全球GDP可能会减少1.5万亿美元,这就等于把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的经济给抹掉了。
现在问题来了,美国能不能改掉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坏习惯,别老想着把什么都当成交换的筹码,而是用更实际的态度去沟通。毕竟在全球化的这张大网里,中国的供应链已经深深嵌入了世界经济,对很多国家来说,这不是什么“可选”的东西,而是“必选”的关键环节,随便动一下都会出大问题。
中英稀土战:缓和or新一轮博弈?
伦敦这次的较量啊,到底是走向缓和的前奏呢,还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呢?这俩在掰手腕的,尤其是美国那边,能不能真的放低姿态,拿出点真心实意来呀,全世界都在看着呢。毕竟啊,在这个棋局里,稀土不过是其中一个棋子而已,背后其实是全球经贸和科技格局的大变动,谁也躲不掉,谁也不能袖手旁观。
中美对话贵在去政治化
面对这么严重的连锁反应,中国决定用“平等协商”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其实已经在最近的中美商贸工作组会议上表现出来了。不过,真正的挑战是美国能不能改掉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的老习惯。希望美国能放下对中国的一些偏见,用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参加这次谈判,而不是把好不容易得到的与中国合作的机会当成跟中国讨价还价的工具。
要是美国一直跟中国对着干,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因为中国的供应链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而是必须依赖的东西。